从“镀金”到“铸金”: 中国时尚的“黄金时代”,不止于当前
2025 年 9 月 22 日,中国初代超模、伦敦时装周十年全球推广大使胡兵携手“HUBING SELECTS: Equal Ethereal”亮相伦敦时装周闭幕舞台。这场恰逢胡兵登陆英国时尚舞台十周年的标志性秀场,以 “GOLDEN AGE(黄金时代)”为主题,既是对曾促动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传奇设计师皮尔・卡丹所进行的跨时空致敬,也是中国时尚从文化输出迈向全产业链出海的“里程碑”实践。
时尚评论员丁韬文在采访中指出,“GOLDEN AGE”的秀场主题设计融刻了中国时尚在“出海”过程中鲜明的层次性,“黄金时代”既是对当前全球传播语境下对中国时尚发展现状的概括,也是对中国时尚文化基因的肯定和对中国时尚未来机遇的期许。因此,“GOLDEN AGE(黄金时代)”所诠释的,不仅中国时尚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突破时尚边界、实现价值提升的“镀金”过程,也是一个中国时尚自主理念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新锐走向沉稳的“铸金”过程。
本次伦敦时装周是胡兵“百张时尚面孔出海计划”的关键实践,中国团队涵盖了设计、面料、造型、模特等全链条人才。瞿颖、郝允祥等中国超模实力助阵走秀,庆宝、苏祐婕等星二代新秀倾情加入。HUBING SELECTS在秀服设计中力求将中国年轻化的新锐设计力量推向更为视野辽阔的全球舞台,深刻诠释了:中国时尚的资源聚集不在于形成垄断,而在于书写与传承。
本次伦敦时装周的男装设计,并非将 “中国元素”通过符号化的方式直白呈现,而是在制版结构与工艺细节中体现中国时尚的匠心精神。新锐设计师王怡洁(YIJIE WANG)将皮尔・卡丹所擅长的法式剪裁,与符合当代主流叙述的东方哲思相结合,尝试在回溯经典时探索一种交汇着东方与西方时尚的设计理念、兼顾着含蓄与锋芒气质的时尚秩序。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与英国顶级面料品牌SCABAL合作打造的光泽感斗篷,设计师在反复的立体裁剪实验中精准把控了斗篷廓形的弧度走向与垂坠时的自然线条,在手工水波纹羊绒面料的支撑下,同时辅以从领边延伸至下摆的4000多粒金色镶边装饰,使得斗篷即便在动态行进中也能呈现如同建筑般的舒展形态。
本次大秀在男装设计上,以传统篮编工艺为灵感打造的金色编织西服同样诠释了中国时尚在“致敬”与“自塑”中关于复古未来的时尚实验。特别研发的金色植物编织,借助现代纺织技术将植物藤蔓的有机形态转化为面料之上的精致纹理。
而金属纱线的细节融入、修身微喇裤的记忆韵味以及整体搭配的色彩平衡,在华丽的克制中表现了在都市现代性所呈现的视觉美学背后,更为复杂的社会心态:渴望被看见但害怕被过度曝光的困境、追求内心平静却需打造自我支撑的牵绊,最终在不过分夸张却也不流于平淡的深邃中,展现了刚柔并济的优雅力量。
此外,棱纹千鸟格天鹅绒套装在经典图样与现代剪裁间之间探索的精妙平衡,“雾霾紫”翻毛麂皮拼皮夹克、经典黑色系灯芯绒直筒裤、创新解构的天然羊毛针织马甲等,借由时尚语言与“黄金时代”的跨时空对话,实现了复古情怀向着现代审美的灌注,使得经典元素在时尚的转译中既焕发了贴合当代审美的鲜活生机,又承载了岁月记忆的沉淀质感。
然而,“GOLDEN AGE(黄金时代)”更加难以察觉的深邃之处,在于以更理性的时尚视角,思考了中国时尚不可脱离全球时尚语境,但必须开始定义自主时尚叙事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当下 “黄金时代” 的书写仍带有潜在的双重过渡属性。对西方时尚而言,丰富的中国元素、广阔的中国市场、正在崛起的中国力量,需要在其主导的时尚话语框架当中重新考量全球市场需求与文化多样性。对于中国时尚而言,在持续走进入时尚舞台中心时需要从 “被定义” 转“自定义”。“黄金时代”是西方时尚在对话中国时尚时的借鉴性书写,也是中国时尚在跃向全球时尚时的过渡性书写。